“生子当如孙仲谋,生女当如武亦姝。” 在《中国诗词大会》上,武亦姝的一颦一笑,将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展现的淋漓尽致。 连董卿都忍不住赞叹为“国民才女”! 走红后的她,在台前依旧不骄不躁,淡然自若。
从气质到谈吐,再到每一根头发丝,都是典型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 尽管很多广告商找她代言,很多网络娱乐团队,为了热度高薪聘请她,准备将她捧红。 可这些年下来,武亦姝始终没有理睬过。 以至于热度消散后,武亦姝的名字被“速食互联网”逐渐遗忘。
原来,同为才女的董卿是懂她的,当年那一番真心话再听,果然没说错。 “才女”具象化还记得范闲在《庆余年》中的“朝堂斗诗”名场面吗? 那一句句后世奉为经典的诗句,在他一个穿越者的口中,可谓是爽翻天! 朝堂内的大臣全都变得瞠目结舌。
2007年,在第二季《中国诗词大会》上,武亦姝将那一幕搬到了现实中来...... 整个比赛环节,无论对面是大学教授,还是名校毕业生,或是研究文学的博士。 她都可以用最稳的心态,以及充分的才学应答如流! 尤其是在《飞花令》环节,主持人要求说出带有“月”的诗句。
短短三分钟的时间,武亦姝与竞争者连续讲了将近20条,中间不带停歇休息。 其中,武亦姝不小心说到了重复的诗句,被迫喊停。 现场的观众和教授们都为之捏一把汗,可是武亦姝依旧不慌不忙,保持淡淡的微笑。 停顿不足一秒钟,就立刻补上了一句: “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户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。”
全程没有一丝紧张,仿佛还有很多“内存”就在嘴边,张嘴就能来! 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优雅的谈吐在那一刻“具象化”。 把在场的嘉宾导师看的一愣一愣的,片刻后响起了剧烈的掌声,连北师大教授康震都自叹不如。
最终,武亦姝不出意外,赢得了第二季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的冠军。 随后,她获得了北大保送的资格。 那一年,她才16岁。 年少成名后,武亦姝并没有趁着热度快速“捞金”,反而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。
很多人儿时都会犹豫,将来是上北大,还是上清华? 这个问题长大后才发现,压根没有考虑价值。 可是对于武亦姝来说,她真真切切的面对着这个困扰。 2019年,武亦姝在理科高考中,获得了613分的优异成绩。
成功进入了她心心念念的清华大学新雅书院。 董卿的话应验了有人问,她不是参加文学类节目成名的吗?怎么会理科也这么好? 这正是武亦姝的优秀所在。
她是所有老师们眼中的骄傲,因为她根本不偏科,样样都可以拔得头筹! 在采访中,武亦姝表示: 文学只是她的兴趣之一,解答理科题目的过程让她感到享受。 随后,经过调查,网友发现武亦姝的化学成绩,更是全年级里数一数二的存在。 这妥妥的手拿把掐的“大女主剧本”啊!
在节目播出后,很多为了孩子教育问题,发愁睡不着觉的家长,纷纷憋着一股劲儿。 预备把孩子打造成另一个“武亦姝”。 然而,一切优秀的孩子的成功,都是有迹可循的因果。 董卿说过这样一句话: “父母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首先要做的是,自己先成为这样的人。”
换句话说,言传不如身教。 没有哪一个爱读书的小孩,父母是一回到家就没完没了“扣手机”的。 说起武亦姝的家庭,很显然就是“书香家庭”的代表。 父亲是一名律师,母亲是小学教师。 他们均毕业与名牌大学。 在武亦姝的家里,经常发生一家三口安静的坐在一起读书的场景。
除了以身作则外,父母担心武亦姝成为“书呆子”,就研发带有新意的学习方式。 比如改编故事结局,带着童年时期的武亦姝进行名著角色扮演。 让武亦姝体会名人的心路历程。 这一点,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武亦姝的学习兴趣。 董卿的话在她身上,应验了。 从那之后,武亦姝逐渐找到了如何在学习中体验快乐。
在同龄小伙伴火热追星时,武亦姝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。 那就是陆游,苏轼,李白。 她仿佛是这个浮躁社会中的一股清流,在与古人的“共情”中,让局外人感受古典的魅力。 王牌组合数十年的累积下来,才能达到如今舞台上令人吃惊的知识储备。
可见,武亦姝的优秀,与父母的教育理念有着分不开的关系。 从她身上,才发现语文,原来是如此浪漫的学科! 进入清华大学后,武亦姝依旧行走在备受瞩目的星光大道上。 军训时期,她的随笔就发布在了《中国国防报》上!
经过网络发酵后,再次走红。 在大学期间,武亦姝展现了对文学,音乐,书法,演讲等各方面的天赋和才能。 每一项单拎出来都是“王牌”,可她就是神奇的汇聚在了一起! 一个上清华的理科学霸,但又是货真价实的文科大佬。 同时又拥有世家大族的气质,以及优渥的条件。
武亦姝的优秀与爆红,有目共睹。 但是,互联网风气大家都知道,人红是非多。 很多键盘侠无法攻击武亦姝偏科,就攻击女性的长相。 “很厉害,就是长得不算好看。” 这些无稽之谈,都被文学爱好者一一驳回: 是个女孩子就得评判长相,啥也比不过就只能挑挑外表的茬!
无论怎样,对于一个学霸只评判长相,真的很不尊重。 结语: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,为武亦姝的优秀奠定了基础。 可以得出结论,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子的人,不妨把压力给到自己。 如果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热爱学习,互相督促,相互加油。 孩子必然会耳濡目染,在知识的海洋中茁壮成长。
|